一、专业分析
文秘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人文类基础性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目前,文秘人员的就业渠道已经由原来的面向行政事业单位为主转向企业单位,尤其是正在成长发展的各类中小型企业单位。这类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工作分工细化程度不高,因而对文秘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原国家劳动部在1998年5月颁布的《秘书职业技能标准》将“秘书”定义为:专门从事办公室程序工作,协助领导处理财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实施服务的人员。文秘人员是各类企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肩负着辅助决策、信息处理与传递、财物管理、会议组织、公文办理等多种职能。因此,文秘人员往往身兼多职,集文秘工作、财务、统计、人事、档案管理等多种工作于一身,除了必须具备的文秘专业知识和能力之外,还要掌握其他非文秘专业的基础知识;不仅要具备办文办事、熟悉掌握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还要有熟悉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们既要为企业领导当“门面”、当“窗口”,搞接待、公关,还要为企业领导出谋献策、辅助决策。
济宁作为孔孟之乡、鲁西南重要的经济文化强市,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2000年,济宁市委、市政府规划了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构大城市”的宏伟蓝图,并加快了招商引资力度,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这些企业为求发展,为了与国际接轨,对外重视企业宣传和形象包装,对内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为此,需要大量的文秘、公关人员。另外,广告业和大众传媒业的迅速崛起,增加了对有一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功底的策划、创意、撰稿、编辑等文案人员的需求量。因此,在同层次的专业中,文秘专业具有巨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素质全面、学识深厚、有持续发展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汉语言文学和秘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刻苦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具有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本专业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技能和素质。
3.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熟练使用普通话,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相应等级要求;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4.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立业创业的精神,以及一定的职业拓展能力。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四、学制、学分、学时
学制:三年
学分:121学分
总学时:1966学时
五、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文秘写作(010201) 5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常见应用文书写作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公文写作、事务文书写作、经济和法律文书写作。
2.秘书学(010202) 4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具备从事中、高级秘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秘书工作的基本任务及相关的规定、程序、方法、要求等。
3.公共关系学(010203) 3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和实务两大部分。基本理论有:公共关系的本质、现代公关意识、公共关系主体、公关工作程序。实务主要包括:组织形象、公众关系、传播沟通、策划战略、公关礼仪、文秘与公关。
4.管理学(010204) 4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基本知识与基本内容,并能初步地运用管理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
5.大众传播学(010205) 3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大众媒介传播的基本规律,不断增强情报意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众传播学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大众传播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与规律;大众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6.现代汉语基础(010206) 5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7.文学概论(010107) 3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提高文学审美能力,能运用正确的文艺观和方法论分析、鉴赏、评价各类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为学习其它文学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8.古代文学作品选讲(010208) 5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概况,熟悉重要作家和作品,提高分析、鉴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部分,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线索,重点讲授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并对作家作品进行评价。
六、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
附表1
文秘专业课程结构比例一览表
课程类别 |
学分、学时比例 |
学分 |
学分比例(%) |
学时 |
学时比例(%)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
公共必修课 |
21.5 |
12.5 |
28.1 |
331 |
259 |
30 |
专业必修课 |
43 |
26 |
57 |
805 |
263 |
54.3 |
专业选修课 |
10 |
|
8.3 |
170 |
10 |
9.2 |
公共选修课 |
8 |
|
6.6 |
128 |
|
6.5 |
总 计 |
121 |
100 |
1966 |
100 |
注:实践课学分总计 38.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31.8%;实践课学时总计 532学时,占总学时比例为 27.1%。
附表2:
文秘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代 码 |
课 程 名 称 |
总学分 |
总 学 时 |
理 论 教 学 |
实 践 教 学 |
开课学年、学期及周学时 |
考核形式 |
|
一 |
二 |
三 |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1 |
2 |
3 |
4 |
5 |
6 |
|
|
18 |
17 |
18 |
17 |
18 |
17 |
考试 |
考查 |
|
公 共 必 修 课 |
300001 |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
3 |
48 |
2.5 |
40 |
0.5 |
8 |
3 |
|
|
|
|
|
√ |
|
|
30000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70 |
3 |
56 |
1 |
14 |
|
|
2 |
2 |
|
|
√ |
|
|
300003 |
体育 |
4 |
136 |
1 |
16 |
3 |
120 |
2 |
2 |
2 |
2 |
|
|
√ |
|
|
300004 |
大学英语 |
12 |
204 |
10 |
153 |
2 |
51 |
4 |
4 |
4 |
|
|
|
√ |
|
|
300005 |
计算机文化基础 |
6 |
132 |
4 |
66 |
2 |
66 |
4 |
4 |
|
|
|
|
√ |
|
|
300006 |
形势与政策 |
1 |
|
|
|
|
|
1 |
1 |
1 |
1 |
1 |
1 |
|
√ |
|
300007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1 |
|
|
|
|
|
|
|
|
|
|
|
|
√ |
|
300008 |
军事训练 |
1 |
|
|
|
|
|
|
|
|
|
|
|
|
√ |
|
300009 |
社会实践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必 修 课 |
010201 |
文秘写作 |
5 |
96 |
3 |
60 |
2 |
36 |
3 |
3 |
|
|
|
|
√ |
|
010202 |
秘书学 |
4 |
64 |
3 |
46 |
1 |
18 |
|
|
|
4 |
|
|
√ |
|
010203 |
公共关系 |
3 |
54 |
2.5 |
45 |
0.5 |
9 |
|
|
|
3 |
|
|
√ |
|
010204 |
管理学 |
4 |
68 |
3 |
50 |
1 |
18 |
|
|
4 |
|
|
|
√ |
|
010205 |
大众传播学 |
3 |
51 |
2 |
33 |
1 |
18 |
|
|
|
|
3 |
|
√ |
|
010206 |
现代汉语基础 |
5 |
96 |
4 |
78 |
1 |
18 |
3 |
3 |
|
|
|
|
√ |
|
010207 |
文学概论 |
3 |
54 |
2.5 |
45 |
0.5 |
9 |
|
|
3 |
|
|
|
√ |
|
010208 |
古代文学作品选 |
5 |
96 |
4 |
78 |
1 |
18 |
3 |
3 |
|
|
|
|
√ |
|
010209 |
广告策划 |
2 |
36 |
1.5 |
27 |
0.5 |
9 |
|
|
|
|
2 |
|
√ |
|
010210 |
档案管理学 |
2 |
36 |
1.5 |
27 |
0.5 |
9 |
|
|
|
|
2 |
|
√ |
|
010211 |
古代汉语 |
4 |
80 |
3 |
62 |
1 |
18 |
|
|
2 |
3 |
|
|
√ |
|
010212 |
普通话 |
2 |
36 |
1 |
18 |
1 |
18 |
|
2 |
|
|
|
|
√ |
|
010213 |
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
4 |
88 |
3 |
70 |
1 |
18 |
2 |
3 |
|
|
|
|
√ |
|
010214 |
外国文学作品选 |
3 |
54 |
2.5 |
45 |
0.5 |
9 |
|
|
3 |
|
|
|
√ |
|
010215 |
逻辑学 |
2 |
36 |
1.5 |
27 |
0.5 |
9 |
|
|
2 |
|
|
|
√ |
|
010216 |
汉字书写 |
1 |
36 |
0.5 |
18 |
0.5 |
18 |
|
|
|
2 |
|
|
|
√ |
010217 |
社会心理学 |
3 |
51 |
2.5 |
42 |
0.5 |
9 |
|
|
|
|
3 |
|
√ |
|
010218 |
传统文化概论 |
2 |
36 |
2 |
34 |
|
2 |
|
|
|
|
2 |
|
|
√ |
600001 |
毕业实习 |
12 |
|
|
|
|
|
|
|
|
|
|
|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10219 |
大众文化研究 |
2 |
36 |
2 |
34 |
|
2 |
|
|
|
2 |
|
|
|
√ |
010220 |
现代汉语专题 |
2 |
36 |
2 |
34 |
|
2 |
|
|
2 |
|
|
|
|
√ |
010221 |
《论语》解读 |
2 |
36 |
2 |
34 |
|
2 |
|
|
|
2 |
|
|
|
√ |
010222 |
唐诗宋词专题 |
2 |
36 |
2 |
34 |
|
2 |
|
|
|
2 |
|
|
|
√ |
010223 |
水浒文化与明清小说鉴赏 |
2 |
36 |
2 |
34 |
|
2 |
|
|
|
|
|
2 |
|
√ |
010224 |
古代汉语专题 |
2 |
36 |
2 |
34 |
|
2 |
|
|
|
2 |
|
|
|
√ |
010225 |
文艺学专题 |
2 |
36 |
2 |
34 |
|
2 |
|
|
|
2 |
|
|
|
√ |
010226 |
佛教与美学 |
2 |
36 |
2 |
34 |
|
2 |
|
|
|
2 |
|
|
|
√ |
010227 |
现当代文专题 |
2 |
36 |
2 |
34 |
|
2 |
|
|
|
2 |
|
|
|
√ |
010228 |
比教文学 |
2 |
36 |
2 |
34 |
|
2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010229 |
外国文学专题 |
2 |
36 |
2 |
34 |
|
2 |
|
|
|
|
2 |
|
|
√ |
010230 |
文学批评与鉴赏 |
2 |
36 |
2 |
34 |
|
2 |
|
|
|
2 |
|
|
|
√ |
0102231 |
新闻写作 |
2 |
36 |
2 |
34 |
|
2 |
|
|
|
2 |
|
|
|
√ |
公共选修课 |
500101-500200 |
人文素质类课程 |
4 |
64 |
|
|
|
|
|
|
|
|
|
|
|
|
500201-500300 |
科学素质类课程 |
4 |
64 |
|
|
|
|
|
|
|
|
|
|
|
|
合计 |
121 |
1966 |
82.5 |
1434 |
38.5 |
532 |
|
|
|
|
|
|
|
|
注:1.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1个学分。
2.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不少于38学时,计1学分,以理论课、讲座、答疑的形式进行。
3.社会实践包括:劳动实践、社会调查与参观、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等。
4.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5.毕业实习:顶岗实习一个学期,安排在第六学期。